服务热线:010-81543642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档案处理

档案数字化图像处理工作的注意事项

来源:挚奥数据 时间:2024-08-23 作者:挚奥数据 浏览量:

1.重视数字化扫描件的凭证作用

    档案是历史记录的真实凭证,它记录了当时的原始情况。作为凭证的档案,包括两部分,一部分是信息内容,一部分是载体形式。纸质档案数字化就是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设备转化为图像的过程,纸质档案的信息内容需要保持原样的转化为数字图像信息内容,但是载体形式已经从纸质转化为数字图像了,只能做到大致上保持视觉上的“原样”。这种视觉上的原样标准,就是遵循《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》。作为档案保管部门,在出具档案证明时通过加盖馆藏章或者室藏章,为档案证明件提供合法性,提高它的凭证作用性。

2.图像处理中做到有可为有可不为

    档案原件上的污渍、折痕、附着物、装订孔等,不能使用图像处理功能予以清除。数字化扫描前需要做好前处理工作,如灰尘清除、折页抚平、附着物清理等操作,不意味着拿到档案纸张就开始扫描,扫描完再靠图像处理来修复。

    数字图像需要调整符合视觉阅读习惯,如一些横排表格类材料扫描时是竖着的,图像处理时需要旋转成横排的。有些纸张因为年代久远,或者形成时文字内容就不清晰,在保持样貌的前提下,调整数字图像亮度、对比度、色相、饱和度等参数,最大功能的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。

3.慎用裁切、颜色填充、橡皮擦等图像工具

    数字化图像处理过程中,部分外包企业、管理人员、操作人员为追求图像速度,滥用裁切、颜色填充、橡皮擦等图像工具,造成数字图像与纸质原件存在着严重差异。此类工具应当慎用!慎用!

    裁切工具,一般使用时都是将档案纸张的边缘予以裁切,但是规范里规定“如需对数字图像进行裁边处理,应在距页边最外延至少2至3毫米处裁剪图像”。实际操作中具体的裁切操作每个人差异都很大,即使同一个人,每张数字图像都有很大差异,标准很不好把握。更有甚者,裁切的时候连同档案的文字内容一同被切除。

    颜色填充工具,一般都是修改图像的颜色,如果是纸张本身的颜色,完全不需要进行调整。有些扫描仪因为曝光、走光、感光元件上有杂质而造成的图像部分区域颜色异常,可以通过图像处理予以修复,但是修复不仅仅填充单一纯色,或者套索选取删除颜色成白色,处理后的图像明显和原件不一致。此类情况可以通过图像软件处理,但是处理的代价非常大,耗时非常长,专业性也非常高,普通的工作人员一般做不好。

    橡皮擦工具,一般是擦图像的某块区域,擦除后的图像和原件一般差异较大。

4.重前期,轻后期

    数字化工作的前处理工作很重要,档案整理的过程中,页码的编制、金属物的去处、纸张的规整等操作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扫描的进度和质量的好坏。图像处理只能作为辅助工作,而不能作为主要工作,重点应放在扫描阶段,规范好扫描阶段的工作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比如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、扫描仪的设置、设备的维护、纸张的摆放、扫描的先后顺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扫描的质量,如果扫描质量好的化,修图阶段只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处理即可。

     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需要遵循《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》(DA/T 31-2017)技术标准,外包服务机构需要遵循《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》(DA/T68-2020)开展外包服务工作。档案发包方需要掌握熟识管理规范,承包方、施工人员更需要掌握规范、规则、标准,互相配合,总结经验,提高数字化质量,既要保管好档案,更要利用好档案,让档案发挥价值。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